 |
 |
傳說三國時代,岷江上游的羌王叫哭住,統治著西羌的部落。原先與蜀國交好,後來發生內亂後,部落四分五裂,羌王再也管不動他們了@@∼。
眾部落中有兩個小酋長赤其與于巴,想混水摸魚,於是共同糾合了一萬多人馬,四處洗劫巴蜀各地。由於蜀國境內並無關隘士兵把守,因此便宜了他們,他們最後長驅直入,竟然直逼成都而來。
蜀國上下十分震驚,皆力主出兵征討,孔明卻持反對意見,僅攜帶三千兵馬,出征去了。狹路相逢,兩軍交戰起來,蜀軍不敵且戰且走,最後退入郫縣城中,緊閉城門,堅守不出。羌兵將城團團圍住,大聲喊叫,要孔明出城投降。
只見孔明坐在城樓上,手搖鵝毛扇,輕鬆說道:「莫說什麼投降不投降,赤其和于巴啊,你二人遲早要退兵。」兩人面面相覷,一齊爆笑出來:「哇哈哈哈哈∼你只剩這張嘴有用了,現在形勢就是寡不敵眾,你敢出兵雞蛋碰石頭嗎?」孔明還是一派鎮定:「你二人認為自比曹操八十三萬大軍如何?他那華容道的下場你們還記得嗎?」
兩人一驚,但轉念一想,他倆軍隊沒有戰船,不怕火攻,又有何好怕的?於是放開膽子,加緊攻城。
當時正是春夏之交,雖然不算太熱,久居雪山的羌兵卻開始抵受不住,身穿雪衣皮帽的他們,又沒攜帶盔甲可供替換,只能有苦說不出。孔明一開始便看出了這一點,又根據節氣算準近日天氣將轉熱,於是設下一個藉熱退羌兵的妙計。
果不其然,天氣越來越熱,羌兵熱的頭暈腦脹,馱運糧草的氂牛也熱癱下來,連主帥赤其也熱得喘氣,最後見久攻郫縣不下,只好無奈退兵,逃之夭夭。將士們原想趁機追殺,不過孔明馬上制止:「正因我們和羌人和睦相處多年,所以才能專心對付曹操,若今天結下樑子,日後只會兩面受敵。」不但不追殺他們,還派人馬在羌兵退卻的路上,扔下無數鐵製的農耕用具,供其撿拾帶走。果然羌人撿回農具,開始農耕的日子,生活也大為改善。羌人因此無不感謝孔明,從此又能回復往日和睦相處了。 |
|
|
|
|
|
|